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

兩岸室內設計大師 暢談設計新思潮

台中室內設計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台中室內設計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台中室內設計

由TnAID 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主辦的年度盛會——「台灣室內設計週」,於松山文創園區盛大展演,2017年主題為「本心相見」,以「為華人找回本心,為設計創新思維」為核心主題,引發兩岸設計圈廣大討論與關注。多位東西方大師們匯聚交流,進行精采絕倫的演講及論壇,近距離感受大師風範及魅力!因此我們特別邀請此次的論壇總召,亦是在對岸取得相當成功發展的 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及京典國際藝術陳設 劉榮祿執行董事 及 引領中國設計新潮流,同時也是WS世尊集團創始人、無間設計設計總監 吳濱(Ben Wu)進行名師對談,增進兩岸設計觀點的交流,並闡述未來設計趨勢。




(左)WS世尊集團創始人、無間設計設計總監吳濱(Ben Wu)

WS世尊集團創始人、無間設計設計總監吳濱(Ben Wu) 受邀擔任本次論壇分享嘉賓,他曾是中國Art Deco風潮的引領者,開創了中國軟裝設計的先河。多次榮獲Andrew Martin 國際室內設計大獎、AD100榜當今最具影響力室內設計師等國內外權威設計獎項。創立WS世尊集團,旗下包括W.DESIGN無間設計、WS SPACE、未墨by WS、WS CAFE等設計和生活方式品牌。WS受業界廣泛認可,曾多次榮膺海內外權威設計大獎。吳濱先生糅合西方優雅與東方人文精髓,締造獨一無二的當代設計語言——摩登東方,倡導優雅考究的生活方式,與東方哲學思考相互結合。其作品不論室內、軟裝或是產品均尉為風尚,設計風格始終引領中國設計走向探索性及未來性的時代主流。

(右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及京典國際藝術陳設 劉榮祿執行董事

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及京典國際藝術陳設 劉榮祿執行董事 為本次設計週的論壇總召,擅長以幾何量體及光影變化,帶入時尚感知刻畫空間精髓;作品中常見大膽的空間剪裁,輔以淵博的藝術根蒂與創新思維。賦予空間「人」的靈魂及「美」的氛圍,由內而外散發人文內涵,迸發時代潮流下的全新思維。接連拿下英國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大獎、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及中國室內設計金堂獎等指標性國際獎項,於2015-2016年榮登中國室內設計年度封面人物,深厚的設計功力及時尚藝術涵養讓他在國際間享譽盛名。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天悅壹號》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天悅壹號》

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中山劉公館》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中山劉公館》


( 以下對話,劉榮祿執行董事簡稱劉,吳濱設計總監簡稱吳。)

此次台灣室內設計週,兩位老師一位特地從大陸千里迢迢趕來,一位則在半年多前便著手規劃論壇活動,能與我們談談台灣室內設計週對您二位的意義為何?

吳:我覺得其實這個活動對台灣設計相當重要,大陸對於台灣的設計是有所瞭解的。早在十幾年前,台灣設計就給了我們很多的啓發和設計分享,同時我們也通過很多來自香港或台灣的設計,皆不斷地學習和成長,因為我們都身處在共同的文化圈裡,藉此去看待我們作為東方設計師,如何在國際上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然而隨著大陸市場的快速增長,越來越多國際間的設計事務所關注於此,紛紛在大陸設立了分公司、設計機構或直接參與項目;另一方面,大陸設計師的成長也是不可小覷的,因此大陸市場得以更國際化的發展。在這個時間點,能夠將原本只屬於台灣設計圈的活動,推廣至整個華人圈,我認為對台灣設計而言其實是非常必要的;作為在整個市場上的發聲,它不僅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,亦促進了兩岸之間的設計交流,更加可以彰顯我們華人設計的實力。

劉:從中國和台灣的面向談起,設計的橫向連結是需要被整合的。而室內設計週旨在促成兩岸交流,讓內地的優秀設計師能夠來到這邊,和我們教學相長。那相對的,台灣除了原先既有一席之地的設計師以外,我們更希望提高年輕及新銳設計師的能見度,能夠藉由這樣的活動被擴展出去,讓台灣和國內外市場碰撞出新創火花!

畢竟在兩岸整體的經濟架構來講,我們看到中國市場蓬勃快速地發展,在這樣的助力下,能讓整個中國設計圈有更多的年輕一輩崛起;可是相對地在台灣,我們也希望能夠參與這樣的一個經濟熱潮,協助台灣的新銳設計師亦能搭上這波趨勢一併崛起和受益。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黃浦灘名苑》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黃浦灘名苑》

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空間的蒙太奇》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空間的蒙太奇》


兩位老師在兩岸甚至世界各地奔波多年,皆是許多大型活動的坐上賓,請與我們分享大陸和台灣在舉辦設計活動時,有哪些差異?

吳:就兩岸的差異而言,給我最大的印象可能在於「規模」的差異,這是比較大的不同。如廣州設計週、北京設計週、上海設計週等,無論是參與的人數,還是參展的相關品牌,其量都是非常巨大的。而台灣給我的感覺,整體來說是小而溫情,同時這也是台灣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。台灣具有純粹度和溫度,而大陸則是較巨大且有規模的。

劉:一樣地我覺得在內地,整個活動量體比較大,它的規模及整個執行層面上滿成熟的。而在台灣這幾年,也慢慢地越來越重視這一塊,藉由台灣室內設計協會將台灣的設計推廣出去。而我覺得兩者間的差異就像吳老師所說,大陸是巨大的,而台灣是要從精緻面去發掘自己獨有的特色。不論是文化或是溫情等,藉由它的多元及不同面向且具深度的方式,相信能有很好的擴散力。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一合相》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一合相》

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空間的蒙太奇》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空間的蒙太奇》


吳老師最近有一個汽車生活館的項目非常受歡迎,從建築到室內整體完成,其佔地3500米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,請與我們聊聊它的設計過程。

吳:通常我們的設計多會集中在酒店或開發商的項目,這是我第一個汽車館項目。這個汽車生活館是一個以購買跑車、越野車及機車改裝為主,以推動生活方式為主的主題館。不同於我們慣常所瞭解的4S店,人文、汽車乃至文化、藝術,這些會更符合項目的所需。在經過對這個項目的瞭解後,我認為對於這樣的項目來說,建築和室內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體,就如同汽車發動機是車身不可或缺的部件一樣。項目方對我們的設計理念非常地認同,也因此將建築和室內全權委託給我們來負責。

而當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、汽車文化及藝術、生活方式的連接,便在我腦海裡快速形成畫面。我的概念是將展廳設置在汽車博物館裡,每一台車都如同一件收藏品。同時規劃了咖啡廳,讓改車時志趣相投的朋友能夠在這裡聊天。也因為老闆喜歡藝術,這個空間的設計,也可以滿足他在這裡舉辦畫展或藝術展的憧憬。

我希望把藝術與生活的趣味,融入到傳統銷售汽車的商業環境裡,打造一個截然不同且具生活感的空間。整體的視覺呈現非常乾淨,從建築到室內,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;我們採用水泥一座到底,營造乾淨舒適的生活空間。這個靈感來源於發動機的一些部件,它就像是一個大的雕塑品座落於此;想像車開到雕塑空間裡,有人在裡面上演舞台劇,亦可以在此聊任何關於生活的大小事,想必這會是一個,大多數車主所嚮往的空間環境。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
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
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太極之勢》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太極之勢》


劉老師身為台灣設計週的論壇總召,此次活動就如同設計作品一樣,歷經醖釀籌備才有今天精彩的盛會,能否與我們談談中間從無到有的心路歷程。

劉:其實當初接下這個職責,真的是蠻艱巨的任務。我們可以從「硬」和「軟」的面向來談。

「硬」的空間我們動用兩岸三地相當優秀的設計師,作為策展人及設計者,可以看到每個展館都有它的亮點及特色,完全展現此次論壇所要談的一些概念及想法。「軟」的部分,從橫向來講,我們邀請內地、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、荷蘭等世界各地優秀設計師,為整個室內設計周論壇,添加更豐富且具廣域性的內容。

直向來說,我們結合建築到室內,甚至藝術及時尚,所有連貫性的內容,貫穿垂直橫向擴散開來。使更多元化且有深度的去做服務,這次採用許多的新銳設計師,便是期望能夠遍地開花,藉此讓台灣室內設計協會能發揮更大效益。

此次論壇邀請許多重量級嘉賓,我們必須把所有時間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協調好;但幸好我們有一個很堅實的團隊,兩位非常優秀的執行長替整個論壇做了良好的執行,將新銳設計師的能力發揮得淋灕盡致,把論壇做到近乎完美!此次的主軸「本心相見」為張清平總執行長髮想主要架構,而論壇部分由我來做大方向的定調,如同前面所提的橫向與直向關係,我希望它橫跨的部分可以更為寬廣、更加有趣而深入至藝術、建築、時尚等領域。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
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(圖)無間設計作品《青島和通行汽車生活館》

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太極之勢》
(圖)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作品《太極之勢》


兩位老師這次來參與室內設計週都有要事在身,吳老師負責針對「軟中帶硬的設計學」進行名師對談,劉老師則是與蘇珀琪藝術家進行跨界對談,您們最想要透過這個活動和設計師們分享些什麼呢?

吳:「軟中帶硬的設計學」由邱德光先生從室內談及軟裝,我也同樣是闡述這一主軸,而凌宗湧先生則談論花藝的範疇。我們更多的是交織在室內軟裝及陳設藝術之間的協調關係,可能會基於這個點做一個探討和延展,分享我們的相關經驗。而先前舉辦的一個沙龍,於網絡上先做了一個預告,目的是希望蒐集大家有興趣的話題,我們會針對這一些問題做相應的討論。大家比較好奇的是,當我們接手一個項目時,我們如何做一個切入。亦會針對創意的立足點,圍繞建築、室內、軟裝及花藝間的關係。

劉:作為跨界論壇藝術的引言人,我們邀請當代藝術中心的理事蘇珀琪小姐,以「多重面向的藝術跨界-新媒體創作應用與跨界領域整合」為探討命題,來跟我們分享,她自己所經歷關於藝術或設計跨界的想法。當代藝術中心為台灣具重要地位的藝術協會,有一群無私付出的藝術家,無私的奉獻。

我希望能夠在此次論壇,讓藝術跟設計有良好的交流;藉由這樣的平台,將跨界設計、建築產業,及藝術時尚擴展至這裡。近年來,藝術家針對跨領域展演計劃的參與逐漸增加,我們將與聽眾分享跨領域計劃,以及藝術和專業如何在不同領域中進行分工合作的實踐方式。


兩位大師在設計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想請兩位聊一聊目前設計的趨勢與近況,各自對未來有哪些展望?

吳:整個國際室內設計圈的發展上,話語權曾一度歸於西方。而隨著當前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上升,影響力也越來越強,整體經濟發展帶動文化及思想。未來中國元素或東方哲思,將為設計帶來新的改變,這是與西方的方式不太一樣的設計,也是一個長久的方向。

當然我們也不只是侷限在這個範圍內,如何把東方的元素,基於當代而能展望未來,這也是我個人思考的方向和未來比較大的趨勢。我不會拒絕各種有趣、新奇的東西,對於設計也並不侷限於酒店、豪宅、會所這樣的項目,更新更具挑戰的事物我都願意去嘗試,而基於東方文化設計新的可能,這是我個人比較想做的事情。

劉:我在十七年前預言未來世界將是個虛擬的世界,其實現在世界真的是往虛擬在走。未來會以兩個比較極端的趨勢在走,一個是因科技的發展而較虛擬的面向,例如無人餐廳、無人倉庫等,這些對於設計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。而另一個則是走向比較極端的手作,一個是「不要人」,一個是「需要人」。把這兩件事情整合來看,我們藉由藝術便能看到許多未來;藝術等同於一種哲學,藝術的思考、滲透性及多元化,讓人們去反思設計應該是怎麼漾的呈現,意即我們希望我們本身扮演的是未來的角色。


此次的「台灣室內設計週」匯集了各地知名的設計師,相互交流激蕩、取長補短,期待此次的過程中,兩岸能攜手引領室內設計邁向新的高度,持續成長茁壯。並期盼劉榮祿執董及吳濱總監在新的一年共創兩岸設計界輝煌成績,提高整個華人設計圈的實力,持續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!

 



沐作

參考資料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8556/2818318

http://www.designhy.com.tw/?p=4282



Orignal From: 兩岸室內設計大師 暢談設計新思潮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